打鐵寮古道生態人文探索 大艽芎古道生態人文探索 大溪八結山區人文探索

大溪鄉土植物訪問表

打鐵寮古道地圖

朱信維 主任繪製

 

大溪打鐵寮古道生態人文探索

一、前言

打鐵寮古道所涵蓋的白石山、草嶺山山區,在大溪、甚至整個桃園地區來說,都具有相當獨特及豐富的生態、人文意涵。這片山區屬於溪洲山脈,腹地廣大,海拔高度從兩百公尺到六百公尺,承受了東北季風的濕潤空氣滋潤,加上之前屬於慈湖軍事管制區內,所以自然生態相當豐富。

筆者從觀察及田野訪談當中建立了初步的自然生態和人文史蹟的相關紀錄,包括了路線與老地名、史蹟簡介、動植物大略名錄(以植物較多)及古道簡圖等,卻還有更多需要去探索的歷史、故事傳說……

二、古道背景介紹

「打鐵寮古道」是一百多年以前復興鄉和大溪、三峽山區通往大溪街上的要道,當時復興山區和花草林(十一分)、新峰、水流東等地的泰雅族及漢人,擔著所種植的芋頭、蕃薯等農作物及獵物,翻山越嶺,從這條古道到大溪街上叫賣。

當時古道上有一家專門打鐵的人家,因為所製作的農具(鋤頭、砍刀等)相當不錯,山區居民在回程的途中,往往會在此購買農作或打獵所需之鐵器,所以這條古道就被稱作「打鐵寮古道」。

現在這條古道早已不是交通要道了,但是在清朝及日據時代的「白石山隘勇線」,早已凸顯了這裡在族群互動及軍事上的重要地位。古道上遺留了過往先民開荊斬蕀的痕跡,例如一些日本時代所建的拱橋、阿姆伯的糕餅店、紀念石碑、有趣的老地名和傳說故事等等;而附近山區保留的自然生態之美,更是豐富,如白石山的大石壁、草嶺山的火山玄武岩、追憶大溪昔日繁榮的樟木林、龍過脈埤和牛角湳埤的動植物生態等等,都值得我們來欣賞和探索。

三、古道路線與老地名:

1.外姓公→造橋的紀念碑→太平橋→濟安橋(翹龜橋)→寮坪→新路→關牛坳→樟腦寮→阿姆伯的店→石頭公坳→弄料崎→槍塢→洗煤遺跡→龍過脈埤(後慈湖)→慈湖橋→百吉林蔭步道。

2.往白石山路線:從龍過脈埤後左轉→觀音媽坳→放屎坳→蔗埔坑口→東興橋→白玉橋→大石壁→白石山→青礐仔→乾埤(白石埤)→石龜坑→大彎→湳仔溝→百吉隧道洞口。

3.往復興鄉三民山區路線:從龍過脈埤後左轉→觀音媽坳→放屎坳→蔗埔坑口→東興橋→叉路口→竹林→白石埤→碎石路→腦窟寮→更生橋→三民或三峽。

四、各景點人文、生態簡介:

1.打鐵寮:在三層農路要下坡前左轉之處,當時是誰開的打鐵舖已無從考證,舊址現已成為豬寮。

2.造橋紀念碑:大正十五年(1926)立,記載當時出錢出力參與造橋(太平橋、濟安橋)的情況。碑身和基座,分別以當地的草嶺石和河床砂岩所建,從碑上所刻的人名、姓氏,還可以追溯那個年代的歷史和村落的社會情況呢。

3.呂建邦總理的墓碑:傳奇人物的傳說故事。

4.太平橋、濟安橋等:
這些橋都是大正十五年左右,地方人們所自力建造的,拱形的橋主要以石頭或紅磚為材料,造型相當的古樸典雅,而濟安橋因為造型之故又稱為「翹龜橋」,橋的兩端橋柱柱頂收頭的十四面體造型,相當可愛。

從太平橋底下流過的草嶺溪,是大漢溪的支流,從白石山區、白石埤等地流經後慈湖、前慈湖、頭寮至此,再流到美華里的尾寮、石屯注入大漢溪。草嶺溪因為流經草嶺山以及溪洲山脈的地下礦層,河水含鐵等礦物質多,河床因而常見深褐色的岩石。

從這裡到「阿母伯的店」之間的步道較為開闊,比較方便介紹所見的動植物,尤其在兩座橋之間的空地很大,還可考慮設計生態活動。

5.新路:三民地區的居民後來新開的路。

6.關牛坳:以前的人將所養的牛趕入此低漥之地形,可防止牛跑出來。

7.阿母伯的店:
位於弄料崎之前,現仍可見殘存的圍牆、磚砌的門柱、廚房的爐灶遺跡等。當時是由林母老夫妻所開設的雜貨店,過往古道的人擔著沉重的貨物,都會在這裡休息喝茶,吃些糕點再趕路呢!傳說老闆每次都會叫客人不要吃太多,因為這些食物的補給很不容易,要留一些給後到的人呢!

在這個舊柑仔店附近,隨處可見當時阿母伯一家人生活的蹤跡。阿母伯編織器具的黃藤;一家人愛吃的龍眼樹;店門前從山上和舊礦坑匯集而成的小溪流,當時就是他們洗衣服的場所:當作竹槍子彈的水同木果實;當作零食的長梗紫苧麻果實、油點草的花;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菜;而店門前聳立的大樟樹已被颱風吹倒不見了。

古道附近還可見到一階一階的小平台,因為當時整個溪洲山脈幾乎都是煤礦礦層所在,每天在礦坑口人來人往的出入著。平台是當時用來人工洗煤的場所,仔細的找還可見到少許的煤渣等遺跡喔!如今坑口早已塌成一個小洞,裡面埋藏著多少大溪人年輕時的回憶,不管是歡樂或痛苦!

這段路多為下坡,步道和草嶺溪的支流幾成平行,也因有小溪流流經,環境顯得更加濕潤,因此各種蕨類及水邊植物頗多,從樹冠層的各種喬木到灌木、森林底層的草花和蕨類,都是觀察的好材料。

8.弄料崎:
從阿母伯的店往前走,開始了一段陡坡。這是以前的人砍伐山區的樟木和相思樹之後,會把所砍下來的木頭從弄料崎的崎頂,順著山溝滑下,可以減輕人工搬運木材之苦,所以稱為弄料崎。

9.舊崗哨:
整個溪洲山脈,在清朝「開山撫番」至日據時代前期,在山脈的稜線都設有「隘勇線」,是平地和山地的分界之一,直到後來泰雅族原住民被迫遷移到復興鄉山區。現今已無法看到過往的遺跡,不過此處在光復(戰)後成為慈湖陵管處的軍事管制區而設崗哨,現已撤哨只留下舊哨所一間。

從草嶺山頂到舊崗哨,沿途多為山的稜線,植物也從民俗植物、陰性植物,轉變成陽性植物居多。

這裡可以介紹整個白石山的人文和自然生態,包括後慈湖(龍過脈埤)、東興橋、樟木林、白石山大砂岩壁、白石埤、百吉林蔭步道,以及整個溪洲山脈。

10.槍塢:
以前漢人為了防禦原住民的攻擊而用土石做的一種防禦設施。

11.草嶺山頂:
標高347公尺,屬於溪洲山脈的一個小山,溪洲山脈則為為桃園縣兩大主要山脈之一的加里山脈的支脈。山頂設有一個三等三角點。

草嶺山為桃園唯一之火山,也是台灣本島唯一的盾狀火山,約100萬年前沿新店斷層噴發。其成份為玄武岩,玄武岩為比較接近地心之溶岩,含鐵鎂較多,石英較少,故質地堅硬,冷卻速度也比較慢,其噴發時之溫度約1200度,因冷得慢,所以流得遠 (流到福安國小),形成坡度很小的火山,稱為盾狀火山或稱台狀火山,像澎湖群島是面積較大的盾狀火山。山頂最高的地方為火山渣,質地鬆軟似磚塊。

玄武岩內綠色顆粒為橄欖石,形似綠豆,成份為鐵與鎂,上等的透明像水晶(澳洲有賣),可以磨成寶石。玄武岩風化後形成的泥土,濕不黏乾不硬,很適合植物的栽培,如茶葉(武嶺茶)、綠竹筍等。

台北的紗帽山為安地斯山岩簡稱安山岩,安山岩為比較接近地表的岩漿,含很多石英(石英為古代的生火材料),質地輕軟,冷卻速度快,所以流不遠,形成很陡的山,稱為錐狀火山,日本的富士山也是錐狀火山。

一般石雕所用的石材為安山岩,因質地鬆軟容易雕刻,但大溪公園內之石獅為玄武岩,上有很多氣孔。

從慈湖停車場到山頂,沿途都是陡坡,因為早有人為開墾,到處可見民俗植物,不妨以此當作解說和觀察的重點。

12.龍過脈:
此地也稱為葫蘆坑,是風水中像是葫蘆的頸部一班,據說是大溪的風水所在。

13.東興橋:
東興橋的位置在後慈湖和白石山、白石埤之間,造橋石材的縫隙,是以糯米、石灰和紅糖作為粘著劑的「糯米橋」陰濕的環境,使得橋面往往附生了各種蕨類和陰濕植物,而橋下的草嶺溪雖然河道很窄,卻有小型的「壺穴」、瀑布、曲流等地形,是大自然天成的地理教室呢!

14.木橋往白石山:
過了東興橋、木橋後,往白石山頂走,沿途除了樟木林、大砂岩壁外,走稜線沿途到處都是青剛櫟、柿子樹等、楓香等喬木,灌叢則有金銀花、金星杜鵑,而蔓藤類的菊花木、血藤等,都非常精彩。如果走山腰的路攻頂的話,沿途大砂岩壁上有太多的攀藤類植物,如柚葉藤、風藤,還有花形秀麗的蛇根草等等。

15.黃山大岩壁:
在到白石山之前有一大片白黃色的岩壁,綿延長達百公尺以上,高有數十公尺。這是以前在海底的沉積砂岩所構成的,還可以看到許多岩石被長年風化形成的洞穴。到白石山頂前還有一處傳說中媽祖渡海來台所做的「石船」。

16.白石山頂:
標高597公尺,從白石埤往上走稜線,這條稜線可說是大溪和復興兩個鄉鎮的天然界線。這條稜線的展望良好,往東可以看到北插天山、東眼山、三民、霞雲、長興等地,往西則從三峽、鴻禧山莊、大漢溪、武嶺橋、大溪橋、崁津大橋到石門水庫的溪洲橋、頭寮大池,整個大溪鎮的河東、河西地區幾乎都一覽無遺。天氣晴朗的話,更遠的湖口台地、姑乳山、中壢和桃園台地上的高速公路,以及林口台地都清晰可見。從山頂續往北走,連接金面山、五寮尖山...,是登山健行的好路線喔!

17.白石埤:
俗稱「乾埤」,是打鐵寮古道續往三民的中間點,在早期為了灌溉水路所修築的埤塘。每到清晨、傍晚時刻,乍見山脈、月光、樹影倒映湖面,白天是鳥叫蟬鳴的天下,紫嘯東、頭烏線、大灣嘴畫眉的叫聲不絕於耳;晚上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傾聽黃嘴角鴞、螽蟴、攀木蜥蜴、貢德氏赤蛙、古氏赤蛙、艾氏樹蛙、面天樹蛙、翡翠樹蛙、白頷樹蛙的叫聲或身影。春夏的黑翅螢、山窗螢更像飛舞的路燈一般,點亮了夜晚的大地。

五.古道的自然生態:

(一)步道常見植物

杜鵑、茶花、紫花霍香薊、大花咸豐草、雞蛋花、楊桃、蓮霧、枇杷、曇花、燈籠草、烏臼、九芎、月桃、桂竹、油桐、觀音座蕨、颱風草、雙面刺、鳳尾蕨、山棕、大葉楠、台灣桫羅、筆筒樹、芒萁、銀合歡、相思樹、野牡丹、二葉松、姑婆芋、中國穿鞘花、槭葉牽牛、幹生榕、野薑花、芒草、野桐、血桐、白匏子、鵝掌柴、卷柏、竹葉草、水同木、菝契、海金沙、豬腳楠、華八仙、鱗毛蕨、水麻、冷青草、山油點草、鳳尾蕨、小花鼠刺、毛蓮菜、柚樹、大頭茶、江某、刺茄、山桂花、火炭母草、杜若、樹杞、九節木、水鴨腳秋海棠、水冬瓜、桑樹、山芙蓉、雞屎樹、紅果薹、烏毛蕨、懸鉤子、長梗紫苧麻、樓梯草、大菁、酸藤、黃藤…..

(二)動植物紀錄:

◎古道入口~後慈湖:

1.杜鵑、茶花、紫花霍香薊、大花咸豐草、雞蛋花、
6.
楊桃、蓮霧、枇杷、曇花、燈籠草、
11.
烏臼、九芎、月桃、桂竹、油桐、
16.
觀音座蕨、颱風草、雙面刺、鳳尾蕨、山棕、
21.大葉楠、台灣桫羅、筆筒樹、芒萁、銀合歡、
26.
相思樹、野牡丹、二葉松、姑婆芋、中國穿鞘花、
31.
槭葉牽牛、幹生榕、野薑花、芒草、野桐、
36.
血桐、白匏子、鵝掌柴、卷柏、竹葉草、
41.
水同木、菝契、海金沙、豬腳楠、華八仙、
46.
鱗毛蕨、水麻、冷青草、山油點草、鳳尾蕨、
51.
小花鼠刺、毛蓮菜。

◎後慈湖~百吉林蔭步道:

1.酢醬草、黃椰子、亞歷山大椰子、龍柏、聖誕紅、
6.
梅花、桃花、構樹、裡白、大葉桉、
11.
昭和草、樟樹、山黃麻、東方狗脊蕨、伏石蕨、
16.
烏毛蕨、台灣欒樹、山芙蓉、刺茄、檸檬桉、
21.
江某、山蘇花、楓香、槭樹、側柏、
26.
銳葉山黃麻。

◎白石埤~竹林出口:                      

甲.白石埤~關卡:
1.
山桂花、桑樹(母株,果實未成熟)、苧麻(葉面上有細蝶幼蟲)、  川七(有零餘子之不定芽)、乞食碗、
6.
刺茄、火炭母草

乙.關卡~往產業道路之叉路口:
8.
棕葉狗尾草、紫花霍香薊、小螳螂、
11.
蚱蜢、昭和草、毛茛、蓪草、車前草
16.
刺苺、小花咸豐草、爵床、野桐(幼珠)、白匏仔(幼珠)
21.
槭葉牽牛、野牡丹、象鼻蟲(紅色)、香楠(幼珠,樹葉有電線走火味)、莎草
26.
黑果馬膠兒、賊仔樹(山漆?葉對對生)、食茱萸(葉互對生)、細蝶(吃苧麻葉)、毛蓮菜(頭狀花序)
31.
水芹菜、步行蟲、杜若、中國穿鞘花、紫背葉?
36.
台灣油點草、紫花酢醬草、江某、變葉懸勾子、半邊羽裂鳳尾蕨
41.
山萵苣?長梗紫苧麻(有蟲蠳)、杜若、菝契、菊花木
46.
山漆、尺蠖(沒有擬足=弓起來走路)、樹杞(葉脈不明顯,莖有軟骨功)、雷公根(葉裂一)、紅螢?(交尾中)
51.
椿象(背有倒三角形)、隱翅蟲?西番蓮(百香果,未見開花)、冷清草、天葫荽(葉裂較雷公根多)
56.
赤星瓢蟲、金花蟲、瓢蟲幼蟲1、錨紋瓢蟲、苧麻(白子?)
61.
龜背金花蟲、瓢蟲幼蟲2、步行蟲、卷柏、烏毛蕨
66.
頭烏線(是誰打破汽球)、蝗蟲、石蜥、大青
71.
樓梯草

丙.產業道路之叉路口~木橋:
72.
銀腹蜘蛛(好幾隻,結網區域大)、東方狗脊蕨(未見不定芽)、革葉紫萁、水冬瓜
76.
台灣蘆竹、蓪草、筆筒樹、台灣桫蘿、飛機草?(飢荒草)
81.
菁芳草、短角冷水麻、?谷消(十字對生,小葉五到七片)、盾背蝸牛、梭德氏吉蜘蛛?
86.
蕺葉寥、千金藤?水同木、柃樹藤、橢圓線蕨
91.
酸藤(葉背有小紅點,尚未開紅花)、長腳蜘蛛?沫蟬、黃藤
96.
糙(澀)葉榕(葉極粗糙)、水冬瓜(少日照者葉會變紅)、輪風草?蔓黃苑、莎草
101.
台灣櫸(雞油)、山胡椒、水麻、桑、樹杞
106.
長葉腎蕨(無球莖)、魚腥草(蕺菜,心形葉)、申菝、崋八仙、小構樹?
111.
山野牡丹?豬腳楠(幼珠,新芽可吃)、蛇根草、台灣及己(四葉蓮)
115.
叉路口:杜若
116.
猴不爬、葛藤

丁.木橋~往東興橋之叉路口:
118.萊氏線蕨、大青、柚葉藤
121.
柃樹藤(愈上端葉愈大,葉裂愈明顯)、伏石蕨、大星蕨、樹杞、烏鴉鳳蝶
126.
菊花木(藤類,心形葉,前裂)、雞屎樹(已開花)

打鐵寮古道生態人文探索 大艽芎古道生態人文探索 大溪八結山區人文探索

 

自然環境與文獻探討分類及運用植物與人文原住民達人與活動教學與設計古道之旅教學資源網站地圖田心國小

:版權所有C 2009桃園縣大溪鎮田心國民小學. All Rights Reserved.
::33555 桃園縣大溪鎮文化路120號 地理位置圖 / 電話:03-38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