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雅族】
【阿美族】
大溪地區原住民的鄉土植物
在本章第三節「大溪鄉土植物與人文」中介紹的大溪老樹,以及廟宇、土地公、中正公園的鄉土植物,多屬於漢人族群的人文應用,但是我們都很清楚,在大溪多元族群中的原住民,以泰雅族和阿美族居多,他們更是利用鄉土植物的高手。
在泰雅族中,將食茱萸的木材拿來製作刀鞘,滷肉或煮湯時則添加葉片使食物味美。台灣魚藤的根、莖含有魚藤酮,磨成粉末溶於丙酮中,是有效的殺蟲劑,用它來毒魚,只會讓魚類暫時行動遲緩,算是相當有生態觀的捕魚方式了。「山胡椒」(泰雅語「makauy」)除了葉片當作胡椒粉外,嚼食果實可以消除疲勞,更是製作傳統樂器「口簧琴」的材料;尤其未來可能成立的「馬告國家檜木公園」(唯目前各方仍有爭議),「馬告山」正是以山胡椒命名的山呢!
而阿美族運用各種野菜烹調成道道佳餚,像山蘇、過貓、藤心等等,早已成為美食的代言者了。
大溪地區的大漢溪流域,以前原本就是泰雅族的居住和活動空間;現在因為靠近復興、新竹關西、尖石等山區,和當地泰雅族的互動密切且頻繁,河東及河西地區有不少從山上下來求學、就業,或是舉家遷移的泰雅族人。而阿美族人則是光復以後從東部的花東地區北上,主要住在河西地區,如僑愛、員樹林、大漢溪附近及八德等地,往往尋找與故鄉近似的生活環境而群居生活,每年還舉辦了「豐年祭」以維護傳統文化。
這裡還有布農族、魯凱族等其他原住民族群,但是人數相對較少,所以我們以泰雅和阿美族為主,從一些文獻及調查資料中整理出鄉土植物(或稱民族植物),有些表列植物或其運用可能是原鄉或以前才有的,但也屬於其鄉土植物文化的一部份,仍有參考價值。因為人力、時間有限及語言文化上的差異,在這部份進行的訪談非常地少,或是有些當地已做過的調查我們不知道,但在希望不同文化間的互動和分享的前提下,還是勉力稍做介紹,期待大溪、復興等地區的原住民朋友來做自己族群的鄉土植物研究,以傳承這些文化智慧。

一、
大溪附近地區泰雅族鄉土植物簡介表:
下表將泰雅族鄉土植物用途分成食、衣、住宅、生活器具及其他利用五大類做簡單介紹,資料主要以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編譯,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調查的《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部份,相關資料以及田野訪談的整理。這些初步的資料僅供基本參考,還需要更實際而深入的訪談來做比較,才能真正轉化為適合大溪地區的教學資源。

植物名稱 |
使用部位或方法簡介 |
用途 |
小米 |
做酒、黏糕等食品 |
食用 |
黍 |
做黏糕 |
甘薯 |
煮、蒸或燒烤 |
絲瓜、苦瓜、小黃瓜等瓜類 |
煮或鹽漬後食用 |
黑豆、木豆等豆類 |
煮或烤 |
山胡椒 |
1.
葉片當作胡椒粉,嚼食果實可以消除疲勞
2.
木才是製作傳統樂器「口簧琴」的材料
3.
復興近宜蘭山區的棲蘭山,原名為makauy(馬告)山 |
煙草 |
1.
煙草粉和魚藤一樣有麻醉魚的效果
2.
將葉子一片片拔下,除去葉、莖部份,放在竹架上曝曬,等乾燥後收入藤籠,用石頭壓上幾天後可儲存,抽煙時將菸葉揉碎裝入煙管 |
芭蕉 |
1.
葉可當作蒸桶及鍋子的鍋蓋
2.
芭蕉心可食用
3.
果實可食用或加入黏糕當中一起搗
4.
纖維可製成取火的火媒 |
芋 |
1.
葉可當作蒸桶及鍋子的蓋子
2.
煮或烤食用 |
蓪草 |
果實可食用 |
薯榔 |
即裡白葉薯蕷,採其塊根的茶褐色汁液當染料,用來染線或交換的材料,漢人似有以此染漁網者 |
衣用 |
苧麻 |
1.
剝去外皮,抽出內皮曝曬後製成麻線或麻繩,麻線可織布或編成各種網子
2.
麻線可做為弓箭的「弦」
3.
麻繩可圈成套環,做陷阱之用 |
梧桐 |
1.
木材製作織布機的機身
2.
製作舂米所用的「臼」等木桶
3.
做成插柴刀用的刀具 |
梓木 |
1.
木材用來做織布機的織棒等器具
2.
把梓樹的枝條弄彎做成「弓」 |
莿竹
等
竹類 |
1.
竹子用來建造屋子的屋頂、牆壁、屋內隔牆、床面,以及雞舍、豬寮、穀倉、望樓等建築物,竹片可當屋頂的鋪面
2.
製作竹杯等大小容器來舀湯、酒、粥等液體
3.
做為引水管
4.
將竹子圍成直徑、5尺左右的圓,作為捕小鳥和鼠類的陷阱
5.
將竹子彎曲做支柱,或編成類似「筌」的捕魚工具
6.
處理後剖細,編織成各式各樣的籃子等用具
7.
做織布機的杼及翻花線用的棒子等零件
8.
製作竹槍、彈力槍等童玩
9.
將短的竹根挖空可做煙袋鍋,再裝上細的竹莖做吸管,就可抽煙
10.
細竹可做穿耳洞之用 |
住宅使用 |
五節芒等茅草 |
1.
將茅草圍成直徑、5尺左右的圓,作為捕小鳥和鼠類的陷阱
2.
作穿耳洞之用
3.
作屋頂的鋪面 |
茄苳 |
材質堅固,可作房屋的柱樑 |
樟樹 |
材質堅固,可作房屋的柱樑 |
葫蘆 |
製作瓠杯,舀湯 |
生活器具使用 |
筆筒樹 |
做引水管、木橋等 |
食茱萸 |
1.木材製作刀鞘,一般所稱的「台灣刀」或「番刀」,是族人用來開路、砍伐樹木、打獵等重要的工具
2.滷肉或煮湯時添加葉片使食物味美 |
山黃麻 |
木材質地輕軟,適合製作刀柄、刀鞘 |
赤楊 |
在燒田後休耕的土地上種下赤楊種子,可讓地力回復,也可防止茅草雜木的生長 |
棕櫚類植物 |
收割穀物時,以棕櫚葉(取柔軟的葉心部份)作為綑綁穀物之用。 |
魚藤等藤類 |
1.
採藤後將剖細,來編製籃子、帽子,並作為釘子的替代品
2.
藤條可做為弓箭的「弦」
3.
一般的藤心可食
4.
魚藤的根汁用來麻醉魚類,把藤根搗碎取汁液放入溪流中,魚類會中毒而浮出水面 |
石櫟等殼斗科植物 |
1.
用細木或竹軸穿過其果實,作為陀螺
2.
石櫟的木材可做鋤頭 |
松樹 |
泰雅族紋面時,用黃銅成的針來刺,並燒松樹蓋上鍋子,取鍋背的煙垢和豬油混成的煙灰塗在臉上,使紋面的顏色濃豔好看 |
其他利用 |
檜木 |
1.
紋面時燒檜木成煙灰,效果同上
2.
材質堅固,可作房屋的柱樑 |

二、大溪附近地區阿美族鄉土植物簡介表:
下表將阿美族鄉土植物用途分成食、藥、衣、住宅、生活器具、農牧、捕魚及其他利用等八大類做簡單介紹,資料主要以李瑞宗教授發表的「都蘭及錐鹿古道植物資源」中的都蘭地區植物資源利用,及《東台灣原住民民族生態學論文集》中的「阿美族太巴塱社染料植物之研究」、「阿美族生藥植物的初步調查」等相關資料為主,並考慮大溪地區的植物資源後所做的整理,僅供基本參考,還需要更實際的訪談來做比較,才能真正轉化為適合大溪地區的教學資源。
植物名稱 |
使用部位或方法簡介 |
用途 |
咸豐草 |
嫩葉部位 |
食用 |
林投 |
嫩芽部位 |
木薯 |
塊根部位 |
黃藤 |
嫩芽部位 |
柚子 |
果實部位 |
檳榔 |
未熟果實部位 |
樟 |
果實部位可與檳榔一起食用 |
麵包樹 |
果實部位 |
欖仁 |
種仁部位 |
青剛櫟 |
種子部位 |
雀榕 |
嫩芽部位 |
鳥巢蕨 |
嫩芽部位 |
腎蕨 |
地下儲藏根部位 |
飛龍掌血 |
根的部位 |
藥用 |
月橘 |
根的部位 |
山棕 |
葉子可作藥 |
海金沙 |
整株煮湯當飲料喝 |
金午時花 |
整株搗碎 |
月桃 |
嫩心部位 |
大飛揚草 |
整株搗碎 |
龍葵 |
葉子部位 |
蓪草 |
莖上褐色的粉 |
姑婆芋 |
葉子搗碎 |
絲瓜 |
葉子搗碎 |
落地生根 |
葉子搓揉烤過 |
南嶺堯花 |
葉貼瘡爛處 |
青苧麻 |
纖維製衣服 |
衣用 |
鼠麴草 |
使用莖葉部位當作青色染料植物 |
山萵苣 |
使用葉子部位當作青色染料植物 |
絲瓜 |
使用葉子部位當作青色染料植物 |
五節芒 |
使用葉子部位當作黃色染料植物 |
馬藍 |
使用葉子部位當作藍色染料植物 |
卵葉麟球花 |
使用全株部位當作紅色染料植物 |
台灣薯蕷 |
使用塊根部位當作紅或黑色染料植物 |
雞屎藤 |
使用葉子部位當作青色染料植物 |
台灣何首烏 |
使用果實部位當作藍色染料植物 |
月橘 |
使用根部位當作青或黑色染料植物 |
咬人狗 |
使用樹汁或葉芽部位當作藍色染料植物 |
桑樹 |
使用果實部位當作紅色染料植物 |
檳榔 |
使用果仁部位當作黑色染料植物 |
柿 |
使用果實部位當作黑或紅色染料植物 |
毛柿 |
使用葉子部位當作青色染料植物 |
白茅 |
屋頂用 |
住宅使用 |
黃荊 |
圍籬用 |
林投 |
作柱子用 |
莿竹 |
作柱子用 |
檳榔 |
作柱子用 |
苦楝 |
作櫥櫃 |
櫸 |
作柱子、門板用 |
大葉楠 |
普通板材 |
青剛櫟 |
硬板材 |
山棕 |
作掃帚 |
生活器具使用 |
海金沙 |
葉柄可當鍋刷 |
三葉崖爬藤 |
可當繩索,綁東西用 |
葛 |
可當繩索,綁東西用 |
梧桐 |
樹皮製繩、製布、製網 |
刺桐 |
木材製蒸筒 |
蟲屎 |
木材製刀鞘 |
白匏子 |
木材製竹缽(裝盛糯米)的圈足 |
月桃 |
乾葉鞘編製飯盒與容器 |
白肉榕 |
木材製陀螺 |
黃藤 |
編製容器 |
月橘 |
木材製刀柄 |
櫸 |
木材製杵臼 |
梧桐 |
木材製樂器 |
九芎 |
木材製牛車輪軸 |
農牧使用 |
桑 |
木材製犁 |
櫸 |
木材製牛軛 |
鹽膚木 |
木材製犁柄 |
扛香藤 |
葉子可飼牛 |
台灣蘆竹 |
葉子可飼牛 |
血桐 |
葉子可飼牛 |
構樹 |
葉子可飼豬 |
黃槿 |
木材製浮子 |
捕魚用 |
櫸 |
可作船板 |
莿竹 |
編製魚筌 |
稜果榕 |
乾材引火用 |
其他利用 |
茵蔯蒿 |
燃燒乾莖驅蚊用 |
檳榔 |
可當地界樹木 |
蓖麻 |
種子搾油,點火用 |
木賊 |
莖可刷牙 |
土密樹 |
做童玩的槍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