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表】 【運用分類表】 【植物資料庫】 

大溪鄉土植物介紹===植物資料庫(4)

針對「大溪鄉土植物運用表」所列的83種植物,以文字和圖像來做介紹:文字部份包括植物名稱、編號、拉丁學名、科別、俗稱、功用及其他說明。圖像部份則全部是研究團隊實際拍攝所得,主要呈現植物的外貌、生態環境以及莖、葉、花、果實等構造,或是人們所利用的部份特寫。

學名及科別上的認定,主要以行政院農委會出版的《台灣維管束簡誌》為依據,而少數植物的數張圖像中,有分屬於同「屬」卻不同「種」的植物,限於篇幅及時間,並未分別標示,只以其中一張圖像來做介紹。

 

  01~20  21~40】  41~60  61~83

植物名稱 車前草 61
拉丁學名 Plantago asiatica L.
所屬科別 車前科
其它俗名 大車前
功  能 全株及種子可入藥;嫩葉可食或餵養土雞。
其它說明 全島各地中海拔以至平野均可發現,常野生於庭院、道路兩旁。

 

植物名稱 台灣欒樹 62
拉丁學名 Koelreuteria formosana Hay.
所屬科別 無患子科
其它俗名 拔仔雞油
功  能 良好的園藝造景植物;種子可製作佛珠。
其它說明 常見本島低海拔山區闊葉林,陽光強烈的向陽山坡。

 

植物名稱 朴樹 63
拉丁學名 Celtis sinensis Personn
所屬科別 榆科
其它俗名  
功  能 園藝觀賞之外,木材還可供造船及製作器具;是許多珍貴蝴蝶及甲蟲的食樹;果實可作竹槍的子彈。
其它說明 常見於台灣各地平地至山地,大溪中正公園可見。

 

植物名稱 絲瓜 64
拉丁學名 Luffa cylindrica (L.) M. Roem.
所屬科別 葫蘆科
其它俗名 菜瓜
功  能 絲瓜水可供美白;花苞嫩枝葉及果實可食;果實乾燥可做菜瓜布。
其它說明 多為人工栽培。

 

植物名稱 血藤 65
拉丁學名 Mucuna macrocarpa Wall.
所屬科別 豆科
其它俗名 青山龍
功  能 藤類替代品
其它說明 生長於中低海拔山區空曠處、林緣及溪邊,大溪白石山、復興鄉北橫沿線可見

 

植物名稱 酸藤 66
拉丁學名 Ecdysanthera rosea Hook.& Arn
所屬科別 夾竹桃科
其它俗名  
功  能 嚼葉子有酸味可提神,但不可吃多
其它說明 分佈於台灣全島低海拔林緣,大溪山坡地隨處可見

 

植物名稱 通脫木 67
拉丁學名 Tetrapanax papyriferus(Hook.)K.Loch
所屬科別 五加科
其它俗名 通草
功  能 髓心白色柔軟細密,是以前是重要的造紙原料
其它說明 分佈於北、中部低至中海拔灌叢,大溪、復興山區常見

 

植物名稱 台灣油點草 68
拉丁學名 Tricyrtis formosana Baker
所屬科別 百合科
其它俗名 黑點草、竹葉草
功  能 花可食,全草可清熱利尿、消腫解毒等
其它說明 分佈在兩千公尺以下山區陰濕地,大溪百吉林蔭步道、打鐵寮古道多

 

植物名稱 莿竹 69
拉丁學名 Bambusa stenostachya Hackel
所屬科別 禾本科
其它俗名 刺竹、鬱竹
功  能 以前的聚落或三合院外圍多種莿竹,可防風並維護安全等作用;竹材強韌耐磨,可供建築、造紙或編製家具,尤其適合製作傳統耐用的農家器具。
其它說明 小枝節有顯著隆起,每節並有1~3根彎曲的銳刺,故稱莿竹;分佈於全島的山麓和平野。

 

植物名稱 扇葉蒲葵 70
拉丁學名 Livistona  chinensis (Jacq.) R. Br.var. subglobosa (Hassk.) Beccari
所屬科別 棕櫚科
其它俗名 蒲葵
功  能 樹形優美,廣植為行道園景樹;嫩葉處理後可編製各種器具,如蒲葵扇等;葵葉可編製水果盤等生活器具,還可編出百餘種的動物造型,如蚱蜢、蛇、蝦等。
其它說明 台灣原自生於桃園龜山地區,現到處都有栽種。

 

植物名稱 風藤 71
拉丁學名 Piper kadsurra (Choisy) Ohwi
所屬科別 胡椒科
其它俗名 山荖葉、爬崖香
功  能 嚼有檳榔味,可代替檳榔荖葉;還可作庭園造景。
其它說明 全島低、中海拔森林中,多攀爬在通風的樹幹或岩石上。

 

植物名稱 茄苳 72
拉丁學名 Bischofia javanica Blume
所屬科別 大戟科
其它俗名 重陽木、紅桐
功  能 常見的百年老樹,也多用於行道樹或園林用樹;將果是白頭翁和綠繡眼的最愛,也可醃漬食用。
其它說明 明顯的三出複葉和粗糙的樹皮,容易辨認,分佈全島低、中海拔山區。

 

植物名稱 過溝菜蕨 73  
拉丁學名 Anisogonium esculentum (Retz.) Presl
所屬科別 蹄蓋蕨科
其它俗名 過貓
功  能 嫩芽可食
其它說明 常見於低海拔山區或陰濕的水溝及厝邊。

 

植物名稱 刺莓 74  
拉丁學名 Rubus taiwanianus Matsum.
所屬科別 薔薇科
其它俗名 虎刺莓
功  能 果實可食;根,嫩枝及葉可入藥。
其它說明 常見於低海拔地區。

 

植物名稱 愛玉 75  
拉丁學名 Ficus pumila L. var. awkeotsangMakinoCorner
所屬科別 桑科
其它俗名 玉枳
功  能 果實可製清涼飲品;莖和葉可製入藥。
其它說明 分佈於中海拔森林中。

 

植物名稱 麻竹 76  
拉丁學名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
所屬科別 禾本科
其它俗名 甜竹
功  能 幼筍可食,竹莖可供竹藝加工,建築及造紙等。
其它說明 遍佈於中海拔以下山區及平野。

 

植物名稱 林投 77  
拉丁學名 Pandanus odoratissimus L. F. var. sinensis (Warb.) Kanehira
所屬科別 露兜樹科
其它俗名 露兜樹
功  能 果實可食;葉片曬乾纖維可編織;是良好的天然海岸防風林。
其它說明 遍產於各地海濱。

 

植物名稱 一枝香 78  
拉丁學名 Vernonia cinerea (L.)Less.
所屬科別 菊科
其它俗名 四時春
功  能 可為民間草藥
其它說明 常見於中低海以下山區及平野。

 

植物名稱 金錢薄荷 79  
拉丁學名 Glechoma hederacea L. var. grandis
所屬科別 唇形花科
其它俗名 大馬蹄草
功  能 盆栽觀賞;嫩葉可食;民間草藥。
其它說明 生長於中低海拔以下山區及平野,也有人工種植。

 

植物名稱 麵包樹 80  
拉丁學名 Artocarpus incisus (Thunb.) L. f.
所屬科別 桑科
其它俗名 麵磅樹
功  能 可供園藝造景;葉子可當扇子;果實及種子可食用;樹液是良好的防水塗料。
其它說明 較常見於台灣東南沿海高溫潮濕陽光充足之處。

 

植物名稱 蟲屎 81  
拉丁學名 Melanolepis moluccanum L. Pax et Hoffm.
所屬科別 大戟科
其它俗名 白樹仔
功  能 適作護坡樹、園景樹;
其它說明 本島常見於中、南、東部平野或山麓,環境條件不佳仍能生長良好。

 

植物名稱 破布子 82  
拉丁學名 Cordia dichotoma Forst. f.
所屬科別 紫草科
其它俗名 樹仔
功  能 花與嫩葉可食;果實可做醃漬食物,榨油;根枝可入藥。
其它說明 遍產於全島平地山野及林緣地帶。

 

植物名稱 山葡萄 83  
拉丁學名 Ampelospis brevipedunculata (Maxim.) Traut
所屬科別 葡萄科
其它俗名 野葡萄
功  能 可入藥
其它說明 分部於全島低海拔平地或山野自生。

  01~20  21~40】  41~60  61~83

 

自然環境與文獻探討分類及運用植物與人文原住民達人與活動教學與設計古道之旅教學資源網站地圖田心國小

:版權所有C 2009桃園縣大溪鎮田心國民小學. All Rights Reserved.
::33555 桃園縣大溪鎮文化路120號 地理位置圖 / 電話:03-3872008